今天读了前段时间很火的《纳瓦尔宝典》,有一些启发式的想法,但是也有一种在读生活方式/个人成长类推特的合集,总之觉得书本价格稍贵,好的是把我想看的内容都集合成了一本书,至少不用专门到 Twitter 去看碎片式的内容了,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也能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在看书,而不是刷手机。
看了三个部分:财富、幸福、阅读。有的部分跳过,有的部分忘记,有的部分还没读。最有启发的是财富,有点启发的是幸福。纳瓦尔简单指出,财富是在你睡觉的时候也能帮你创造收入的资产,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拥有公司的股票期权,另外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资产,比如开设自己的公司,兜售自己的技能,但当前普通人最适合方式还是通过代码创作产品或者创作内容进行销售。
是,听上去使我很熟悉的那套逻辑,毕竟我看的内容、博主都靠这个营收:bookthing、小鸡攀岩工作室、links、各种 YouTuber。我也想过要自己创作内容,但是都死在了开头:找不到内容源、想不到起号策略、没有启动设计...很多理由,但今天我在反思,是不是我打心里否认自己不可能成功,连想都没想过。
纳瓦尔指出世界上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领月薪,升职加薪是主要任务,另一种就是自己创业,目的把工作视为游戏。我在刚开始工作时就在 4-hour work 中听过这个理论,我认为只有像他们一样的充满精力、创造力、形象得体的人才配、才可拥有这样的生活,我和他们能力相差很远,不可能成功。
我好像越来越能看清楚,自己的思维模式如何影响我的行为了:
有一些错误的信念:
- 我只能靠月薪才能存钱;
- 我没有互联网中受欢迎的形象,不能获得粉丝,也没有“无聊”的网管,起不了号;
- 我的现在的工作很重要,没有我项目就会完蛋;
这些未经证实也无法暂未证伪的想法,阻碍了我的行动。
上周四参加了心仪公司的面试,是第二面,面试前我和 leader 聊了一下岗位的职责和内容,他说他们想要的是聪明的、服从性高、灵活的小孩,我那时就开始回忆第一次面试 Bytedance 时的感受:自卑、紧张。已经过去五年了,我似乎还是很在意这点:在意自己在互联网的评价体系中是否聪明、是否灵活、是否足够 aggressive、creative,能不能得到那些和我差不多一样大的面试官的认可————即使已经过去快 5 年了,即使我已经获取了高潜班同学们的认可,即使我已经得到了目前 leader 非常高的评价,即使我已经做了很多不错的项目了,但我还是会止不住的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达到那套评价体系的标准,一直到面试前 10 分钟我都很紧张,直到海伦说“展现你自己”我才开始冷静思考,这是面试不是表演,我不需要表演的聪明、灵活、aggressive、creative,我的经验不会骗我,我的实力就在这里,好好回答就好。
面试结束,面了很多关于指标的问题,考察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指标我之前没有训练,也没有思考,但我觉得我尽力并且已经做到最好了,结果就随它吧。通过是好事,代表我有机会,未通过也是好事,代表真正的机会来临前,我还可以好好准备。
面试到那些问题时,我能感到紧张,但是也会兴奋,未曾想过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衡量我们的产品,原来我们的产品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只是我在不舒服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中主动回避了做出努力的选项,但我觉得我想要创造、想要做产品的心从未熄灭,那些灵光乍现的想法总是能让我心跳加速,像 5 年前一样,像一个从未做过产品,没有边界的 intern 一样。
当然,那些回避努力的行为也给我带来了代价:我只能看见现在,几乎不再看向未来。我可以把我做的项目内容背答如流,但是要问我对于这个 AI 行业,教育产品,对于那些新新的实物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要分享的,我会回答的很浅。因为不舒服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我回避了关于工作的一切,关于AI 的,行业的,我心想和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们无法抵达。但实际上,我心里很想去了解,想思考,但出于对谁的报复?对领导不分派 AI工作给我的报复?对自己不争气的报复?对市场不景气的报复?对同事工作不满的报复?我 refuse 一切和工作沾点边的内容,短期内是很爽,但是长期来看,似乎不是好事,比如这次面试。
我可以:
- 相信自己,我的经验和能力足以让我去更好的地方,更换工作环境和更有创造力的人呆在一起
- 试着去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be patient,不要去想边界,像 5 年前一样
- 把手上的工作的看得更轻,死工资并不能让我暴富或者积累财富
我下一步: -根据周四的问题,修改简历准备新的内容,和产品现有指标相关、和方案细节相关、和如何改进相关,不要只关注模型和 agent 部分; -重新开始积累 AI 领域的内容,5 分钟的早咖啡总比不读好; -思考,创造,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产品